close
中國少數民族電影新面貌

台灣電動床工廠

圖:當年拿下柏林影展金熊獎的《圖雅的婚事》

六十多年來,少數民族在中國電影的視野裡時隱時現,少有處於註視焦點的時候。除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推出過一批如《冰山上的來客》、《五朵金花》、《天山上的紅花》、《農奴》等以少數民族地區為舞臺的電影,以及八十年代田壯壯導演的《獵場札撒》、《盜馬賊》兩部以藏民為故事主人翁的作品之外,多數時間都少人問津。所以這個周末開始的“中國電影展2014”以“民族電影”作為專題,放映十部近年拍攝的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多少讓人感到新鮮。/文:行 光

這次放映的少數民族背景電影,都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拍攝,其中包括瞭在柏林影展拿下金熊獎的《圖雅的婚事》,可以說集合瞭近年相關題材最有話題的作品。如果說這些新的少數民族電影和六十年代那批著名的作品相比有什麼不同,可能最大的不同是在於,今天的少數民族電影多是以這些民族、地區獨特的風俗習慣為題材,不同於主流漢人社會的人生觀和愛情觀,以至和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都和其他華語電影大不相同。而六十年代那批著名作品,則更像是搬到邊疆地區的漢人電影,像《冰山上的來客》是反特電影的西域版,敵人不是來自海外香港,而是由山的另一邊來。而《天山上的紅花》,則是維吾爾版的《李雙雙》,同樣是講進步妻子與落後丈夫的矛盾。除瞭像《五朵金花》那樣講雲南少數民族的婚俗,多數時間都是把內地的套路搬到邊疆瞭事,就算是《五朵金花》,背景中也可以在片中看到大夥在那裡大煉鋼鐵。

《農奴》與《西藏電動床天空》

或許,在這次選映的十部電影之中,最能反映新舊民族電影之別的,是以西藏歷史為主題的《西藏天空》。故事講述莊園少爺丹增和農奴普佈自幼相交,兩人的恩怨情仇隨西藏的發展而反覆變化。以此展示瞭西藏從英國人侵佔到達賴當權、出走印度,又從解放、“文革”到開放改革的社會轉變,出現瞭種種血淚交流的愛恨、抗爭、奮鬥……這樣一個大綱自然令人想起意大利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的《1900》,也是用一主一僕的相交來展現歷史。相比起來,五十年前的名片《農奴》,則是那個年代革命電影的典型,強調自治區內殘留的農奴制壓迫和階級的覺醒,是一部戰鬥性甚強的作品。

其實,除瞭強調的重點不同之外,兩部電影最大的不同應是所用的語言。五十年前的《農奴》是清一色的普通話,而今天的《西藏天空》則是藏語、英語和普通話混雜,角色是什麼人就講什麼話。這樣一種語言的現實主義,貫徹在這次選映的大多數電影之中。這點和過去中國電影清一色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少數民族語言以至方言都少有現身銀幕的機會,有很大的不同。當然,電影之類的大眾傳播媒介,從來都是打造民族認同、國傢認同的工具,不單止電影中呈現什麼,銀幕中說什麼話都和認同的問題有關。所以早在抗戰之前,國民政府已經推動電影的國語運動,掃除像粵語片這樣的“異類”。而到瞭今天,電影上開始追求真實生活中南腔北調的語言,多少是有關方面自信、寬松的表現。

呈現民族風情故事電動床

這次選映的作品,除瞭開幕電影《西藏天空》之外,還有另一部以藏族為背景的《唐卡》,講唐卡畫師尋找傳人的故事,展現瞭藏人對藝術與宗教的追求。更多的作品以西南的少數民族為主角,其中聚焦中國唯一帶槍部落的《滾拉拉的槍》,則以苗寨男孩尋父的過程,呈現苗族的生死觀和奇特風俗。另一個苗族故事《紅棉襖》則以湘西鳳凰縣苗寨為舞臺,講老奶奶為小孫女買紅棉襖的故事,呈現簡單純樸的親情。《婼瑪的十七歲》則較為現實,講述哈尼族少女面對外界社會新鮮事物的誘惑,展開的一段青春故事。而《碧羅雪山》則是在表現?僳族婚姻和戀愛觀,同時探究生命的價值、古老信仰與現代文明的對壘。而羌族的《遷徙》,則是汶川地震後重建傢園浴火重生的故事。還有《馬背上的法庭》,由雲南西南邊陲的流動法庭,折射出法制與傳統、環境與發展等種種現實的問題。

至於唯一的喜劇《錢在路上跑》,講維吾爾族民工出城打工的故事,讓人想起瞭維族智者阿凡提的幽默故事,在濃鬱的新疆風情中滿載他們的善良、幽默,反而是最能為傳統的維族電影呈現接軌。

(編著按:《圖雅的婚事》因故取消放映。)



台灣電動床工廠
9A2E2180F6DD61BF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全站熱搜

    blx373hh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