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刮起藝術風 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以藝術點亮鄉村
“第二屆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在黔東南自治州錦屏縣隆裡古城如期而至
古城隆裡,向世界傳播它的聲音
隆裡古城,是明代屯軍的一座古城堡,至今仍完整地保存著明清時期的規劃佈局和民居建築群。置身古城,猶如走入時空的隧道,古街、古巷、古樓、古井、古祠、古廟、古碑、古橋,都記述著她的歷史底蘊與滄桑變遷。而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到來,已然成功點亮瞭這座黔東南古鎮的全新打開方式。
藝術季總策展人愛默楊為觀眾導覽
2017年11月8日,由中國舞臺美術學會、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錦屏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新媒體藝術委員會承辦的“第二屆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在黔東南自治州錦屏縣隆裡古城如期而至。美輪美奐的光影、國內外在地藝術與醇厚濃鬱的傳統民俗交織在一起,為古城和慕名而來的觀眾呈現瞭一場耳目一新的視聽盛宴。
作為藝術節系列活動的重要版塊,“新媒體藝術季” 邀請瞭國內外17位中外藝術傢,以“藝術、鄉村、不確定的空間”為創作主題。藝術傢從7月初開始陸續到隆裡進行駐留創作,其活動歷時近台中抽化糞池半年直到今年年底。
隆裡古城舞龍遊街,慶祝第二屆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到來
舞龍列隊
盛裝的老人,古城在藝術節期間格外熱鬧
對於主題的選定,藝術季總策展人愛默楊解讀到:“藝術、鄉村、不確定的空間,這裡的‘藝術’更多指向當代性而非媒介的劃分;‘鄉村’即在地,更強調其‘傳統’屬性,是一種現場的承載容器。而對於‘不確定的空間’,它既指向藝術充滿豐富可能性的天然屬性,又有別於傳統的白盒子式展陳方式,將藝術傢及其作品融入鄉村語境,將古城空間營造成一件整體作品。”
藝術傢駐地項目作品從古城東門的青陽門開始,德國藝術傢馬丁的《藍色》作品懸掛在墻壁之上
舞美學會會長曹林的氣模裝置作品《螞蚱》在城外稻田的燈光中煥發光彩
“確定性”是現有的鄉村建設程式,是既定、封閉、完成的。“不確定”是不斷生長、開放和可參與。中國的某些鄉村承受著現代化進程中最糟糕的那部分 低廉的材料、千篇一律的復制、不顧自身文化歷史邏輯的簡單抄襲等。如果沒有幹預,鄉村的未來是可以預期的。今天,包括隆裡的很多鄉村,都處在各種商業開發的轉折點上。是淪為這個商業社會無數類似的消費工具的一種,還是成為支持文化碰撞,支持社會意義和理想主義觀念表達的公共領域?“我們把隆裡當作一個藝術介入社會現實、推動公共利益發展的機會。我們相信策展人、藝術傢以及媒體的無私投入、奉獻和獨特表達,將有機會創造一個獨特的發展模式。同時,也成就瞭策展人、藝術傢和媒體改變及批判社會現實的理想。”
德國藝術傢Ulrike M schel的作品《為瞭月亮》將一個大型魚簍裝置陳列在荷塘
駐足李博作品前的觀眾
席華作品《踩著“石頭”過河》用不銹鋼復制河中自然的石頭添補空缺,融入村民生活成為新的景觀
的確,當人們談論藝術之於生活和社會功用時,我們早已跳脫瞭美與醜這一初級層次的概念。而藝術和科技之於深山中的貧困古鎮及其居民又意味著什麼?“互聯網+文化+旅遊”如何有效落地?不同人群對於傳統與當代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這些也許並不能簡單的意淫並為之定義。換言之,活動的意義也不在於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而是在於一種有效而真實的探索和實踐。而這,必將是時間的磨合。其評估,更多應該以當地居民的視角反饋,而非藝術傢與策展人的一廂情願。這也是愛默楊格外關註的。
“在地性”無疑是本次駐地藝術呈現的探討核心。將藝術作品與當地實景有機結合,而非牽強陳列 愛默楊的團隊是認真的。隆裡古鎮並不算大,但民風淳樸自成一個熟絡的生態系統,藝術傢及其作品介入其中確實需要時間和智慧,也考驗著藝術傢的適應性和敏感性。
藝術傢陳賽華冠在其作品《“聆聽4”》前與之互動
事實上,藝術傢們也是這樣考量的。新加坡藝術傢陳賽華冠的作品《“聆聽4”》陳列在龍標書院門口,這是一件互動性較強的作品,觀眾對準話筒發聲,其聲音便會擴散傳播,同時自己也沉浸在聲波之中。“我希望村民從這裡喊出自己的聲音,而不被外界幹擾,”陳賽華冠如此闡釋到。
糧倉屋頂的作品《無聲之聲》,隨清晨第一縷陽光而發出“咔噠 咔噠”的聲響
《無聲之聲》散落在村落房頂的瓦當之上
《無聲之聲》作品細節
來自中國香港的梁美萍的作品《無聲之聲》安置在糧倉和隆裡居民區的房頂。這些作品由瓦片和太陽能裝置構成,在藝術傢看來,無論歷史幾經變遷,屋墻如何改建,老居民依舊會重新鋪好瓦當 瓦當之下便是傢,它是村民世代留下的基石,不僅能遮風擋雨,更承托傢的精神。每天太陽升起,作品的太陽能裝置隨之啟動,敲打在承載著古城軌跡的瓦當上,發出微弱而間斷的沉啞之聲,而隨著夕陽西下,一切又歸於沉寂。環繞在“咔噠,咔噠”的瓦當擊打聲中,感受這一平凡和歷盡滄桑的歲月符號,有傢的溫情,歷史的痕跡,亦仿佛時間的刻度,放大瞭時空的感應。
德國藝術傢馬丁作品隱台中水肥清運藏在古鎮之中
馬丁作品《藍色》
孫聞冠作品《龍裡》全長350米 金屬、LED燈 草莓大棚俯視圖
夜間的草莓大棚發出熠熠光彩,宛若一條銀龍
《龍裡草莓大棚》是藝術傢孫聞冠的在地創作,他改變草莓大棚的搭建方形及形狀,將其塑造成一條巨大的龍形大棚,並在夜晚通過棚頂的LED燈光發出奇幻的色彩。在此,藝術傢變身果農,大棚被改造成藝術品,藝術傢身份的轉換,作品本身屬性的模糊,更讓人思考藝術介入鄉建的邊界問題。是外力“介入”,還是內力的吸引與融合?這一大膽的實踐,給人留下更多的思考餘地。
愛默楊主持“藝術、鄉村、不確定的空間 藝術實驗與理論高峰論壇”
論壇台中馬桶不通學術主持、展覽策展人王東發言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其他文旅或藝術小鎮活動,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更強調學術立足。本屆高峰論壇在首屆“藝術實驗與理論高峰論壇”、“新媒體藝術創意產業高峰論壇”的基礎上,增設“文旅創作與特色鄉村建設高峰論壇”和“2017CISD中國先鋒戲劇青年設計師提名展學術對談”兩個平臺,圍繞環保、共生、跨界、隆裡與世界等元素,探索文旅創作與特色鄉村建設問題,匯聚國內外優秀案例及專傢資源,公同分享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隆裡村民為觀眾演唱當地民歌
李怒的聲音裝置《山歌好比春江水》
從北京到隆裡,經過飛機-高鐵-大巴,雖然要一天的周折,但我們慶幸,這條藝術之路終於開通瞭,它還將不斷完善,準備迎接更多外來的目光和挑戰。
從第一屆藝術節一碗1塊5毛錢的冰粉兒,到今年就可以賣到5元錢。短短一年時間,村民期待著這個充滿“商機”的好時節,挨傢挨戶擺出攤子喜笑顏開。
“特別好看,你們晚上來看效果更好,一定要來哈!”住在西王祠旁邊的大叔抱著娃兒,熱情邀請記者再來觀看“指揮第”特別單元展,裡面有田曉磊的影像作品,李怒的聲音裝置,以及楊心廣、李勇政、孫聞冠的裝置創作。
孩子們在周文鬥作品《最後一枚硬幣》上玩起瞭蹺蹺板
一隻享受藝術的狗:趴在楊心廣作品《尖頭》之中
持續五天的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不僅為百姓帶來瞭前衛的當代藝術、學術論壇,《漁夫與金魚》這樣的現代劇目和歌舞演出,更帶來瞭一張張淳樸面容上的喜笑顏開,這也許是藝術之於生活最美麗的一刻。
然而,美麗容易短暫,不少藝術節或是各種年展往往不出一兩屆就悄然無聲瞭,往往令人嘆息。
“這樣的活動會持續多久?”“五年,我們和地方政府的第一期合作簽訂五年。” 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長曹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五年大計,為記者憑添瞭一份溫暖的安全感。變化中的隆裡,打造“藝術的隆裡”品牌,也希望它能真正成為“世界的隆裡”。(文/付朗)
與高校學生新媒體作品互動的村民
龍標書院夜晚投射的燈光作品
古城一隅
“藝術的隆裡,世界的隆裡”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X戰警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專業網|多鏡頭行車記錄器|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多鏡頭行車紀錄器推薦|多鏡頭行車紀錄器影片
台中抽水肥專業網|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台灣靜電機批發工廠|靜電機|靜電機推薦|靜電油煙處理機|靜電油煙處理機推薦
優美環保科技工程-靜電機,靜電機推薦,靜電機保養,靜電機清洗,靜電油煙處理機
留言列表